中国园林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中国园林的自然美主要是指客体自然事物的形式美,中国园林的意境美是指自然景观、创作者、欣赏者的思想情感,互相交融而成的一种状态,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景是情中之景园林,情是景中之情,情景交融。意境美和自然美是交融统一的,以自然美为基础,运用巧于因借、虚实相生及诗文入景等造园手法,寻求自然景物与创作者、欣赏者在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方面契合之处,能够产生共鸣,将特定的具有情感和趣味的意境美创设融入自然景物中,将自然美提升为意境美,实现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颐和园借玉泉山、寄畅园借锡山之塔等都是成功借景的典范。杭州西湖里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等著名景点都运用了虚实相生原则,能够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匾额题名引自《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游人见到荷塘和匾额后,顿生优雅意境。西方园林艺术审美上追求人工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在追求形式美的前提下,按照人们既定的形式美规则和秩序进行园林布局,人为加工和创造园林造园要素,西方园林艺术家一直把对称均衡、统一秩序、和谐变化等形式法则作为艺术审美追求,用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秩序方式安排自然事物,创造园林形式美。西方园林中的树木都是成排成行的,形成林荫大道,园林围墙用的篱笆也被人工修剪得整整齐齐,整个园林被人工打造成一座清洁美丽的露天广厦,是人工美和形式美结合的成功典范。
中国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自然和谐的天成之美,崇尚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园林艺术认为人与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要在顺应自然中利用自然,人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境界。中国山水画自觉把山水自然美作为审美标准,竭力创造自然美和意境美的融合,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美与意境美的统一。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美就是形与神、情与景、实与虚的融合与统一,是自然美经过人工美融合后又向意境美升华,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统一。西方园林艺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和斗争的关系,强调人要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古希腊的普罗太戈拉认为,人在自然中居于主体地位,作用重大,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康德的主张“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强调人要统治和征服自然。西方园林艺术重视人工美、形式美,以人工化景观代替自然天成之美。人为因素高于自然因素,让自然服从人的安排,突出人工雕琢之美,西方强调排斥和斗争,看待世间万物注重用孤立的、分割的、片面的观点,注重一分为二。
中国园林艺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具有的生态审美智慧,追求自然美与意境美相统一是生态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和美学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上的交集,是在生态哲学基础上的美学思考,是研究人与自然在共生共存中的审美价值,从审美角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重建人与自然、社会的亲和关系,使人类生命与环境生态实现和谐交融。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突出表现生态美学新的审美高度,重新体现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绿色关怀。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按照生态学世界观,审视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的价值和特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是生态系统中和谐统一、共存共生的关系。海德格尔提出人类要拯救大地、并不控制大地、并不征服大地的反西方传统思想,要“诗意地栖居”。中国园林艺术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崇尚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和谐共生的美学思想,同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理想是一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造园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利用自然形态,对构建新型生态审美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中国园林艺术非常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特别重视主体与客体的审美互动。运用因借体宜、虚实相生等造园手法,融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艺术审美观念,尽显大自然的自成天然之趣和自然生态之美。运用显隐互现、曲折婉转的造园原则,使自然景物与审美主体的情景互动、互相交融,自然天成之美自觉升华为意境灵动之美,构建自然生态的园林意境,充分展现大自然的生动形象和无限生机,这就是中国园林艺术对生态美学的一个独献。中国园林艺术注重园林景观的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使之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选择营造园林景观中,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相地合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得景随形,提高自然园林景观的生态审美价值。中国园林艺术为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提供了一个有机融合的机遇,对当代生态美学的建立和发展显得更加珍贵和重要。
园林铺地艺术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我国南方私家园林中的“花街铺地“和北方皇家园林里的“八宝铺地”。在园林的视觉上它们以其精美的图案令人陶醉,同时丰富的文化意义也给人无限的遐想。园路通常是被人们看作是最能表现出铺地艺术的表现方式,是传统的园林铺地中最主要组成部分。
道路在园林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各个景区的分界线,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也是贯穿权益的交通网,在参与保护环境、改善小气候中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无论在使用功能上,还是在美观方面,对园路均有较高的要求。园林铺地的种类多种多样,我们一其所用铺地材料不同可分为四类:一是整体路面。即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统一铺成的路面;二是块料铺地。一般是选用各种预制混凝土块料或直接用天然块料铺成的路面;三是碎料铺地。是指用各种碎石、瓦片、卵石等拼砌成各种美丽地纹的铺地;四是简易路面。是用三合土、煤渣等硬料铺地。园路就其外观形式而言又可分为3 种类型:街道式、公式、变态式。园林中常见的步石、汀步等都属于变态式园路。设计时我们应根据其功能要求、所处环境条件和造景需要来决定路面的形式和类型。
如果按照不同的铺砌材料对园林铺地进行分类,那么一般可以分成这七种:带图案的铺地、其他形状铺地、嵌草铺地、不规则式铺地、规则式铺地、彩砖铺地、砂石铺地。
2.1 带图案的铺地 这种铺地方式主要应用在一些休闲娱乐场所,如庭院、广场等。在选择铺地材料时,常以砌块材料最多。铺装材料用不同的质感、色彩相互搭配、对比, 与环境相互烘托, 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图案, 为城市园林景观平添了无限的风光
2.2 其它形状铺地 为满足人们希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要,可选择木桩小路、圆形地砖、仿木桩等营造自然的环境, 将它们散置于草坪、水面上, 方便游人穿行的同时, 又创造了优美的地面景观, 亲切自然, 趣味无穷, 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装饰素材。
2.3 嵌草铺地 嵌草铺地是将草嵌在天然石块及混凝土砌块等材料上铺装而成, 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大类, 二者均通过质感对比的手法, 将石材的坚硬、粗犷和青草的柔软、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营造出刚柔相济、和谐统一的自然美, 它们与环境、绿化等因素相互融合, 是园林中常用的铺装方法之一。
2.4 不规则式铺地 用大理石及其他石材砌成的不规则式铺地,具有经济、自然、美观的特点。预制的水泥砖、混凝土砖, 经加工处理后, 具有天然石材的粗犷自然性, 用其砌成的园路, 能轻易地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图1)不规则砖石结构园路多用于次要园路和游憩小路, 供游人休息、散步之用。
3.1 注重意境、氛围的营造 我国园林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善于营造意境和氛围,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我们应该利用铺地来渲染环境气氛,使游览者在审美过程中激发出一种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
3.2 铺地中重视色彩变化 色彩对园林的氛围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是由于色彩具有将情绪赋予景色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色彩进行心灵的反映,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借以调节自我情绪。园路的色彩同纹样一样是非常重要的造景要素bsport体育在线官网,而色彩更具时代特色,有着增强其表现力的作用。
3.3 加强铺地的指引功能 在园林铺地过程中,可根据所用材料的纹理及质感等特点加强对游客行为方式的指引。对于公园中的专类园,为加强指引功能可以利用铺地在专类园的入口处设计园中相应植物或动物的图案,成为一种特殊的指引牌,新颖独到,简洁明了,让游人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在一些不希望游客进入的地段,可以采用障碍性铺装,例如在该地段铺砌隆起的卵石、砾石等,既暗示游人此地不宜进入,又可使游人因进入时行走不舒适而不愿进入,以此达到阻止游览的目的。
3.4 合理采用光影效果 古代园林艺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用不同颜色的石头,不规则排列的铺地,当太阳光照射在上面时,出现了变化多端的阴影,从而使石头的纹样更加突出。在现代的新园林中较多地采用了混凝土砖铺地,为了增加路面的装饰性,将砖的表面做成不同方向的条纹,同样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使原来单一的路面变得既朴素又丰富。这种方法在园林铺地中的应用不需要增加任何材料,工艺过程又简单,同时还能减少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铺地艺术的发展是以文化的发展为载体的,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园林铺地艺术的发展趋势必将与科学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在彰显自我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的文化主题。
园林建筑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人类的智慧结晶。园林建筑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涉及建筑、设计、美学、生物、生态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园林建筑的艺术设计能够使园林建筑更加人性化、人文化、生态化,使园林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造一个生态良好、功能齐全、美丽怡人建筑空间。
园林建筑艺术设计首先要考虑环境的因素,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条件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建筑设计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大气环境设计合适的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从而使园林建筑能够与当地的地理特征相适应、相匹配、相吻合。使人工艺术与自然艺术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园林建筑的艺术设计可以利用现有的地形、地势、地貌减少后续的工作量,比如,保留现有的山丘、河流、湖泊、绿植,使之融合到之后的园林建筑设计规划中,减少对土地的动土更改,减少施工量,也是减少投入、提高效益的有效方法。只有注重生态、保护生态、因地制宜,才能使园林建筑艺术设计更加科学化与人性化。
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也要注重园林建筑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比如,亭台的设计要满足遮风挡雨的功能性,园林中的桌子、凳子要能够使人更好地休息,厕所的数量、位置要方便人们的使用等。园林建设艺术设计功能性的实质就是人性化,园林建筑艺术设计要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设计布局和细节上,全面考虑人们的实际需求,满足园林建筑的实用性,让人们在游玩观赏中能够更加舒适便捷。
园林建筑艺术一方面是美观性,另一方面是人文性。园林建筑艺术设计要考虑园林建筑的美学性、观赏性,比如,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外观设计也是各不相同,亭台楼阁等各个建筑都要根据不同的美学进行设计。建筑的线条、颜色、布局都要注重美学性,建筑的构造布局也要与周围的环境还有绿植相辉映,使园林建筑的整体能够极具观赏性。运用视廊、节点、边界、路径、地标、景区、开放、半开放、闭合的空间、主要视点等相关设计元素,运用借景、组景、透景、隔景等设计手法,将天、水、气、山、地、绿引入校园,形成布局紧凑、张驰有致,富于节奏感、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校园空间效果。
园林建筑的建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在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中,也要注重园林建筑施工的可操作性。园林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环境,尽量保留现有的地形地貌、湖泊、河流、绿植,与园林建筑相搭配,体现建筑园林的整体性,既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又可以节约施工量,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提高效率。
园林建筑艺术设计要注重与环境搭配协调,与周边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相适应、相融合,使园林建筑与周围环境能够达到很好的完整性。比如,园林建筑的亭台、楼阁、水榭等各个类型要合理布局、合理搭配,园林建筑的园艺,各种植物的搭配也要与整体园林建筑环境相匹配。
在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中,园林建筑之间的空间处理也很重要,比如,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中空间处理常用对比手法,比如,大小对比、色彩对比、阴影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等,这些对比手法的巧妙应用,能够使园林建筑有更好的空间美感。园林建筑的艺术设计也要注重园林建筑的收与放、围与透、疏与密,注重园林间的层次排序,比如,门洞、窗口、廊坊以及路径的设计,注重层次感。
在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中更要注重园林建筑的布局设计,好的布局会使园林建筑设计事半功倍,同样的园林建筑,不同的布局设计、搭配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园林建筑的布局要巧妙借助周边已有的环境要素,内外结合。园林建筑的各部分要疏密有致、黑白分明,色彩阴影搭配要合理,亭台楼榭、景观、假山、水泊要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园林建筑也要以围为主,合理布局园林建筑的收与放、围与透、疏与密。只有好的布局设计,才能使园林建筑整体上显得和谐美观。
园林建筑艺术设计对园林建筑的发展极为重要,在园林建筑艺术设计中要遵守生态性、功能性、观赏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园林建筑艺术设计的具体操作中,使园林建筑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注重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与布局设计,使园林建筑能够兼具美观性与功能性,使园林建筑能够真正地人性化,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发展人类的优秀文化。
1韵晓茹.园林建筑设计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现代园艺,2016(9)
摘要:园林工作者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注重研究环境艺术理论,在平凡生活中感受艺术的存在,将环境中的人本身应当成环境艺术的主导因素。人类不断征服环境,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历史。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探索,对环境艺术的探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未停止过。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别具一格的风格,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意境真正进入一种“情在景中,景在情中”的高雅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之所在,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在其曲折、婉转极富东方传奇色彩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艺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环境艺术孕育出更为高尚的人性,而高尚的人性则能创造出更为和谐的园林艺术理论。环境艺术理论在与整个人类文明史同步同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与完善,人类逐步认识到环境艺术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认识人的主体性以及环境的整体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完美的生活环境。现代环境艺术逐渐成为人类的新觉醒,人类在理性上认识到挽救地球环境的急迫性,在情感上也认识到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的现实意义。
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众参与设计与创作,大众共享艺术成果与多元审美观念兼容。中国园林在其发展的大部分时代其共同点即为园林仅仅作为少数人享受及感受的空间,随着朝代的革新,园林艺术的观念必须同步变革,少数人创作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园林必须是大众参与的设计与创作,园林艺术已融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能长久生存的园林艺术即是真正的艺术,园林艺术是大众共享的艺术,任何园林设计师与工作者能否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对园林艺术景观的需求,必将成为左右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现代环境艺术是多元审美观念兼容的艺术形式也预视着园林艺术必须将满足对不同审美情趣的群体的最大兼容,园林空间不仅作为大众享受生活的公共场所,还要逐步成为沟通联系环境和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重要媒介,正是由于园林艺术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在设计上更具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的特点与特性,这也是现代园林艺术发展的主流与正确方向。
人是环境的产物,而人亦不断影响着环境艺术的变革,人与环境互为因果。环境是人类延续生命和发展文化的一个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多元互动的系统。而环境艺术是这个系统中与人的情感表现相关联的符号过程及其全部表现形态。回首环境艺术发展的历程,园林艺术理论伴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受其影响,人类在建造了较为安全庇身所之后,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斯芬克斯式的人生之谜及不可捉摸的微笑。随着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人类步入环境艺术和谐时代。在此同时在代中国园林在汉民族为主的文化在几千年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已经具备。以隐逸野居为高雅的高官显贵们私家造园对大自然加以精练,典型概括启发了园林艺术写意创作的方法的萌芽,以情于景,因景生情。中国古典发展的高潮时期,明清的园林,以较大的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出现,特别是皇家园林气势宏大,精湛的艺术造诣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潮。这一系列的园林艺术变革都影响着现代环境艺术理论。
近百余年来,由于人类长时期未能注意到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存在,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人类迫切需要情感与物质的平衡,环境艺术已进入现代主义时代,艺术家们必须到平凡的社会环境中去,少数人创作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一去不返。现代园林艺术亦成为人类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人成为园林艺术的主体,现代人文主义色彩的环境艺术亦引导现代园林艺术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主导者,伴随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一系列服务大众,源于大众的大众化环境艺术理论应运而生。因此,人类认知环境艺术理论发展史的过程,也是人类逐步理解园林艺术内涵的历程。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深刻的意识到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现代园林艺术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艺术发展的潮流,对每一样园林艺术作品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能更具生命力。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及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于每一位从事园林艺术创作者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园林艺术空间里感悟人生,感悟历史的变迁,时代进步,人性复归。在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历史及把握未来园林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艺术元素进行园林艺术创造,这样的园林艺术作品也必将成为中国园林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从发展的初期就一直坚持“虽由人做,苑自天开”讲究园林艺术与自然的融合,这与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的天性是分不开的,而现代园林也必将延续这一优良传统,自然的即是最艺术化的,最具生命力的。
现代园林艺术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时代的开端。在现代园林迅猛发展的今天,园林艺术工作者们应注重深入研究环境艺术理论的同时,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发展史,掌握现代环境艺术的特点,分析现代环境艺术与园林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更为注意广泛的运用现代环境艺术理论指导园林建设。在宏观上运用现代环境艺术理论不断推动园林景观发展的步伐,并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用现代环境艺术的观念设计园林空间。
[1]河合洋.客家园林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艺术理论研究[J].学术研究.2013(04)
中华传统文化在明代再次回归正统,无论思想还是表现手段都得到继承和发展。这一时期,宗教、绘画和隐士思想,都对明代园林建筑产生很大触动,从而塑成明代园林特有的艺术特点。在众多因素影响下,明代园林建筑在艺术大师的构思中体现出发自天然,融于自然,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园中建筑朗疏有致,在注重位置搭配上来体现与自然山水之间关系。每栋建筑物既独立成景,又与周围环境意境相容。人工建筑功能不在单一更趋多样化。在高雅古朴的形态表现中,又体现人文特征。这种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联的建筑语言,成为明代中期园林设计主要表现形式,如明代拙政园中亭台楼阁、廊桥舫榭,在展现人文景观的同时,又兼具游人在此小憩、茶饮、抚琴弈棋等生活化作用。在空间设计上,明朝园林更能体现建筑中景物之间的巧妙设置,以合理性特点达到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默契统一,从而达到对园林建筑要求和精神世界之间的满足。明代园林最能够展现空间的合理设计,在城市中的深宅大院的有限空间内也可营造出山水错落有致的境地,在郊外大型园林中,则突出分散点缀设计,体现田园野居风格。人文景观散布园林中,以散逸形态出现,每一个建筑个体都有其独立性,建筑格局看似随意,实则在建造过程中,每处建筑都经过精确巧妙设计,与周围环境相互呼应。散乱的建筑多建于山林或溪水畔,以水体、密林围绕建筑组成园林景观。
建筑往往隐匿其中,随着视角变化时隐时现,这种建筑设计表现,呈现出无欲、无求、无为境界。在明代园林建筑设计中,围绕中心组建建筑群落经常被用到,这种建筑构思到了明朝已经打破传统基础表象,更多的是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意境互动表现这种效果。园林景观的设置都暗含向心力。随着观赏角度的移动,可以感受到这种奇妙布局特色。在多数情况下园林景观核心区都建有高大建筑,其旁簇拥山石、水体。明代园林中的突出印记是亭台楼阁的临水而建。在书画艺术影响下,园林与山水意境就已经密不可分。园林设计已经不再突出堂皇富贵,更多的是体现山水意境。明代园林“古猗园”就以这种人文景观建筑与山石水景相互映衬园林,在山水映衬中体现了“亭台皆临水,屋宇不碍山”的书画境界。常常使得游人观风赏景过程中,经常处于“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奇妙境地。在建造园林建筑过程中,曲廊花墙相阻隔,在院内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然空间,有些空间小巧玲珑,如同秀美的盆景赏心悦目。园林建筑与大空间展现的山水意境之美自然衔接,很有中国传统诗画意境,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妙处。园林建筑多以楼阁亭台展现,建筑屋顶覆盖琉璃小瓦,各种斗拱造型飞檐翘角,门窗多经过精雕细琢,油漆粉刷,在简朴中透出高雅。殿堂小筑中多悬挂书画匾额,书画内容多反映园林建筑者对山水怡情,在欣赏风花雪月中透出隐逸为高的思想境界。明代园林因地域不同,园林主人造园理念和喜好各异,以园林形式抒发心志。同时园林主人身份和园林设计特点都有很多类别区分。从史料记载和现存明代园林中,可以从园林主人地位分清园林规模和等级。很多明朝园主自身修养较高,他们建造的园林品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人文价值。这些人建造的园林,一方面体现出其高贵不俗的地位品格,抒发他们的情感抱负,另一方面又展现园林艺术风雅独具,在不同形式园林规模表现上,体现出与天对话的场所效果。这种园林多属于私人园林,并不对外开放,仅供私人及友人赏玩游乐。除此之外明朝园林类型还有寺院道观园林如狮子园、书院园林和少量官府开辟的公共开放园林。
构成艺术是现代艺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表现形式之一,构成艺术的理论基础为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那么了解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在视觉感知引导下,并熟练运用构成方法丰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构成,相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就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以科学合理的组合方式来表达设计人员内心感性的思想。构成艺术体现了理性和感性的有机结合,它不是简单的造型,不是简单的创作,而是通过组各种点、线、面、色彩的组合形式来表达各种思想,引发人们对事物的反应和感知。一般的构成教学包括三大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主要针对二维空间的造型问题把设计所需的所有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来组合,以形成新的图元。平面构成中点、线、面以及律动的组成要严格按照严格的结构组合,达到新颖、时尚或者另类的视觉效果,并通过其组合形式来表达作者的设计思想,成为设计思想的代言人。平面构成是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础,其他两种形式的构成必须建立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色彩的可变幻性可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或通过对比、调和、统一等调整色彩关系手法来重新创造行的色彩效果,色彩的相互作用从侧面可反映设计者的心理活动,并激发设计者的创新精神,还可引发参观者形成不同的遐想空间。色彩构成作为构成艺术的基础理论,与其他两种构成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维度的立体空间以其错综复杂的立体构成给人以强悍的视觉冲击,它与平面构成区别主要在于立体构成注重实体与空虚形态的组合,在结构和材料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作为目的语言直观地表述作者设计意愿。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相互结合被应用到设计领域,可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面构成作为三大构成艺术之一,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平面构成艺术主要应用于园林要素整体布局的安排、园林道路的布置、广场的设计等方面。
在园林平面图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将点、线、面相互结合形成平面的整体布局。运用一种元素如矩形、圆、螺旋线等划分整体空间,达到整体的协调统一。也可以将不同元素合理搭配,使设计的平面图内容丰富。如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平面图就是采用圆形来划分整个空间,然后用直线式道路连接,平面图既简洁又富于联系,各空间既独立又和谐统一。平面构成的形式应与园林的整体风格、内容协调统一。园林的平面规划形式要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需要来划分,并充分考虑园林设计的功能要求。采用构成艺术手法划分的空间应该有大有小,主次分明。空间有开敞有闭锁,既联系又分隔。空间的布局既要符合园林平面构图均衡稳定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游览者的心理感受。各局部空间的变化可以有一定的重复性,但大小或距离变化要有一定的规律性,使游览者在游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空间变化的韵律与节奏。
广场作为人际交往的空间,设计形式往往依据其性质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在广场设计中,应运用各种平面构成元素划分广场空间,根据活动人群的类型合理地划分开敞空间和闭锁空间的位置和比例,做到空间比例得当,主次分明。
道路作为园林构成要素之一,除了划分空间,组织游览之外,也是构成园景的重要部分。园路的设计风格应该与园林的整体规划形式一致。运用平面构成艺术设计的园路一般通过点、线的组合来表现空间的深远。曲折的游憩小路,跳跃变化的步石、汀步为园林增添了活泼的元素。
立体构成艺术是从立体主义绘画中发展而来,并逐渐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在园林设计中,往往利用立体构成艺术的抽象性创造出具有深刻含义且造型简单的园林建筑与小品,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辅助园林意境的表达。
立体构成艺术是抽象性的完美体现。如佳木斯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该校是由4所学校合并而成的综合性大学。此外,该建筑位于4个学区的中心地带,将其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既体现学校的和谐统一,又充分考虑到每个校区的个性美。
运用立体构成艺术手法设计的园林小品,通过其点、线、面的布局,能够更好地表现其节奏与韵律性。按照渐变韵律改变园林小品的形状和距离表现其节奏,使其富于韵律感与美感。运用立体构成艺术设计园林小品,还可以通过简单抽象的造型来表达园林的主题。例如一些造型抽象的雕塑,既增加了园林景观的内容,又点明景观设计的主题。
园林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洗手间、服务中心、垃圾箱、电话亭等。运用立体构成艺术手法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应使这些设施的整体风格与整体环境、风格保持一致。服务设施的布局应合理,服务半径应覆盖游人的活动范围,并在附近设置必要的路标以方便游人寻找。服务设施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决定其设置规模和位置。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不但要保证观赏性,更重要的是保证设施的实用性。
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80%来源于视觉器官,而首先引起人们视觉美感的即是色彩。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植物景观的色彩构成是客观世界中的自然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同种植物在不同季节也呈现出色彩的变化。暖色系具有较强的运动感、向外散射的方向感和扩大面积感。冷色系具有宁静感、内向的收敛感和面积的收缩感。运用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注意不同色相、色调的搭配。充分考虑到人对于不同色彩的心理感受,根据不同的活动人群类型来确定设计的主色调。此外,应注意色彩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如天空作为背景布置主景时,应以暗色调为主,或与天空有对比的白色、金黄色、橙色等作为主调,不宜用淡蓝、淡绿色;以水面作背景或前景布置主景时,应着重处理主景与周围环境、天空的色彩关系;道路色彩应结合环境设置,多为灰色和暗灰色,色彩不宜过于突出。
建筑的色彩有着决定全园基调的重要作用。北方园林中,建筑多采用暖色系,使游览者在色彩上感觉舒适。而在避暑胜地的园林中,建筑的色彩以灰色或白色为主,多为单色调,色彩搭配给人以简单清凉的感觉,使游览者身心得以放松。
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体现现代感,如何提高园林景观的视觉审美质量,依旧是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园林的地位、价值和魅力已有公论,问题是在当前的历史阶段,面对着迷人而又沉重的传统,应如何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
[1]黄惠忠.园林设计中色彩问题的处理[J].湖北林业科技.2005(04)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进行再创造,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本于自然而有高于自然。中国的造园艺术从一开始就视自然为师为友。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花,明晦的变化,空间的开合,无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描摹对象。这种艺术再现的特点在构建园林山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全国各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叠山作品,一般不过八九米,无论摹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壕、洞、谷、悬崖、峭壁等形象的写照。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这种真山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充分展现了高与自然的艺术手法。
水体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有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山与水的关系密切,山环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也反映的阴阳相生的辨证哲理。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湾港、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疏水若为无尽。稍大一些的水面,则必堆筑岛、堤、架设桥梁等。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之立意。
园林植物配置尽管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但都以树木为主调,因为翳然林木最能让人想到大自然丰富繁茂的景观。栽植树木不讲究成行成列,但亦非随意参差。往往以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
总之,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运用艺术说法创造出一个概括、精练、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这样的创作又必须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否则就不免流于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躯壳而失却风景式园林的灵魂了。
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乃是中国园林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园林中为了适应主人居住,游憩生活的多方面的需要,里面的建筑物比较多,类型也复杂。凡举殿,堂,厅馆,轩,榭,亭,台等,不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花木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为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提供了优越条件。木框架结构的单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园林里面的建筑物充分利用这种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获得与自然环境的山、水、植物密切结合的多样性。中国景园建筑,不仅它的形象之丰富在世界范围内算得上首屈一指,而且还把传统建筑的化整为零、由单体组合为建筑群体的可变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一反宫廷、坛庙、衙署、邸宅的严整、对称、整齐的格局,完全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以这种千变万化的面上的铺陈更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同时,还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的可能性,把建筑物的小空间与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正如《园冶》所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熳”。
此外为了把建筑协调,融合于自然环境而创建出许多别致的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例如,临水“舫”或“船厅”即模仿的舟船的形式以突出园林的水乡风貌。江南地区水网密布,舟楫往来成为城乡最常见的景观,故园林中这种建筑形象也运用最多。廊本来是联系建筑物,划分空间的手段。园林里那些各式各样的廊子,好像纽带一般把人为的建筑与天成的自然贯穿联系起来。沿墙的空廊在一定的距离上故意拐一个弯而留出小天井,随宜点缀竹石芭蕉之类,顿成绝妙小景。那白粉墙上所开的种种漏窗,阳光透过,图案倍觉玲珑明澈。而在诸般样式的窗洞后面衬以山石数峰,花木几本,有如小品册页即所谓的“无心画”,“尺幅窗”的尤为精彩。
同时这种园林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折射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线园林中的意境创作
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用文学绘画音乐诸意境于园林中,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首先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景与境是这种园林造景艺术中不同的两个空间范畴。景是实物空间,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是有形、有尺度、有比例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而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无尺度的,由景物而产生的想象空间。如“一勺知江湖万里,一峰则太华千仞”便是这两种空间相互关系的最好体现。景是物质的,而境是精神的。苏州古典园林,往往是通过模仿和想象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间里达到咫尺山林的感觉。如网师园水面较小,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它的实际情况,水面聚而不分,仅在东南和西北角伸出水湾小涧,黄石池岸叠石处理成洞穴状,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使你感到此处水面与外界宽广的河流山涧相连,无形中扩大了水面的界线,给人于余韵未尽的印象。
园林意境的感知,产生于园林景物对游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眼、鼻、耳3个感官上。作用于眼睛的主要为景物的外形、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明暗,这些方面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部分。如“咫尺山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等效果。作用于鼻的,则主要体现在园林内植物的芳香,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说的是梅花的香味。拙政园的远香堂周围水面遍植荷花,荷花开时远远的就能闻到香味。这和作用于眼睛的信息,共同形成园林景物的总体气氛。而作用于耳的信息,则反映在园林内不同的景观上,如拙政园的“听雨轩”,轩外种植芭蕉,它宽大的叶片在雨滴的敲击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松风亭”利用风入松间,发出沙沙松涛声,感受宁静。这些由景物的外形而产生对景物的意境的感悟,便是园林意境的感知。
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4诗画在园林中的艺术性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造园与绘画之间关系一直甚为密切,可以说古典园林是在绘画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起来的。这种关系甚至发展而形成“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甚至不少景园作品直接以某个画家的笔意、某种流派的画风引为造园的蓝本。历来的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蔚然成风,或为自己营造,或受他人延聘而出谋划策。专业造园匠师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仅景园的创作,乃至品评、鉴赏亦莫不参悟于绘画。明末扬州文人茅元仪看到郑元勋新筑的“影园”觉得自己藏画虽多,都不及此园之入画,因而在《影园记》一文中写道:“园者,画之见诸行事也……我于郑子之影园而益信其说……风雨烟霞,天私其有。江湖丘整,地私其有。逸志冶容,人私其有”。许多文人涉足于园林艺术,成为诗、书、画、园兼擅于一身的“四绝人物”。
除绘画外,诗词歌赋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出造园之法,而游园林又能兴成诗文。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所以造园亦可为构园”。
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故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徵者。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恰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至于游者漫兴之作,那真太多了,随园以投赠之诗,张贴而成诗廊。
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生不尽之景,恍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园内的游览路线绝非平铺直叙的简单道路,而是运用各种构景要素于迂回曲折中形成渐进的空间序列,也就是空间的划分和组合。划分,不流于支离破碎;组合,务求其开合起承、变化有序、层次清晰。这个序列的安排一般必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形成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的流动空间,表现了诗一般的严谨、精练的章法。在这个序列之中往往还穿插一些对比、悬念、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的手法,合乎情理之中而又出入意料之外,则更加强了犹如诗歌的韵律感。
因此,人们游览中国古典景园所得到的感受,往往仿佛朗读诗文一样的酣畅淋漓,这也是园林所包含着的“诗情”。而优秀的景园设计作品,则无异于凝固的绘画、畅快的诗歌。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有形物质,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
作为世界园林之母,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园林的雏形——囿,历经秦汉、唐宋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的发展,造园理论与工程技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不断走向巅峰,形成了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寺庙园林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式园林。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时也框住了我们的思维,阻碍了开拓创新的步伐。现今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使得园林绿化未能充分发挥好在城市中的作用。
在祖先留给我们丰厚遗产的同时,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仍走了一些弯路,面临种种困境和困惑,追根溯源、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一些解释。
总结我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和形式,不外乎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效法自然的布局;二是诗情画意的构思;三是园中有园的手法;四是建筑为主的组景;五是因地制宜的处理。但不管哪一种风格和形式,它们都打上了产生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建筑比例过大等与现今条件相违背的弊端。
比如皇家园林,它是帝王将相、达官贵族权力财富的炫耀与象征,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与现时期所倡导的“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方针相悖的。一些私家园林体现的深刻内涵、脱俗境界,须仔细琢磨才能悟出来。如今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的是直观、疏朗、明快的大色块、大效果。因此,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懂得先进行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受欧洲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园林设计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像法国的凡尔赛花园,围绕中轴线的对称式布置,形成宏大气势,不失为精妙绝伦之作,透出西方人注重遵循游戏法则的文化背景。日本的枯山水园林,精心构思,巧妙借喻,小中见大,给人久久回味。今天我们流行的却是人家过时的,像如今到处拔地而起的欧式建筑。
当然,西方的园林也包含了个人的喜好和猎奇的心理。限于地理环境不同,缺乏我国古代文人骚客的那种只能意会的脱俗境界。在局部处理时,我们可吸收对称式布置的美妙之处,学习他们独具匠心的带有高超技艺含量的创新作品。
尽管目前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在基层县(市)水平一直上不去,但也应可喜地看到,在新世纪里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和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园林绿化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令人欣慰的前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让绿色艺术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
渴求清新空气,把绿色带回家,已深入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家庭生活中鲜花的时尚,社会租摆业的发展,城市建设中见缝插绿,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如上海,放弃地产开发带来的丰厚利润,在繁华地段舍得开辟绿地。最近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就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将《京都议定书》摆到桌面上,说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
另外,看看建国后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以苏联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理论为指导;80年代,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90年代后,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说明理论上已走向成熟、理智、科学。因此,浓烈的意识氛围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随着人类基因密码的逐步解译,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转基因手段诱发突变形成植物嵌合体,或者直接嫁接,一种植物能开多种花;根据基因遗传特性,引种、选育、驯化出许多优良品种;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挽救濒临灭绝物种;电脑自动化控制温室为人们创造出四季色彩纷呈的鲜花艺术景观;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将绿色艺术带入每一个角落成为可能。
据报道,2001年5月13日,浙江省甬台高速公路三门段岭口互通区,科技人员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花费三百万元,将一千年古樟挪了窝,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所以有着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理论就有了实践的可能。 转贴于
在深刻剖析原因之后,从园林绿化发展的喜人形势中找到了解决依据,接下来思考的就是在创作中如何既要体现艺术,给人享受,又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好环境,我认为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拿准解决问题的钥匙。
在规划设计中要以中央作出的关于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中的深刻内涵。这就是: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性、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园林既是一种物质环境,又是一种艺术形象。我们可以通过园林艺术赋予物质环境生命,园林就成为我们同自然亲近的纽带。在中国博大的文化土壤上,园林艺术也融入了很多传统的元素,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在这里融会贯通,和谐共存。中国园林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我国的园林艺术手法被世界公认模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大多娱情于山水,几千年来,这种文化积淀已经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在繁华都市中,人们对外界的感受早已如钢筋混凝土般僵硬。在高楼林立中能够存留的一方山水之地,无疑就是一块沙漠中的绿洲,中国传统园林之风格就是以山水意境的营造著称于世,首先“相地”,即现场踏勘周围的环境要素。
山的堆砌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独具特色之物,了了数块自然之石,相互叠加、堆砌。在园林意境的营造中能产生“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独立端严”《园冶卷三·掇山》中提到山石的堆砌中要做到“独立端严”,相比之下次石就要有,“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 的布局要求,每一个成功的园林都是取景于自然,而又在某些方面源于自然,因为人们普遍存在追求完美的心理。当我们细心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山川时,就会发现我们很多园林山石的堆砌都来源于自然,如黄山、峨眉山,在很多园林中都能看到她们的影子。
自然之水有势,有聚散,有动静,千差万别。大凡得意境之水总存在一下几点:与周围精致协调、动则有势、静则有意。纵观我国园林典范,像西湖等以静为意的水,具有静如处子之境,正如诗句中比喻的好,欲把西湖比西子。同时,西湖应用两堤的分隔开,视觉上又增添了它的深远之势。相比之下具有“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意境的苏州拙政园小飞虹一处,采用廊桥巧妙穿插,水道恰到好处的交织,达到在有限空间内做到“水无尽头”之境。以上两处都为园林意境营造的典范之作,真正融入艺术与工艺之中,匠心独具,巧夺天工。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在传统医学理论中,都要求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国的传统园林在意境营造中也重视与天人相处的和谐,这种理论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将当地独有的风俗和民风特征,融入园林艺术中,营造出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达到自然与生态、社会与人的协调统一,传统园林不单单是简单的山石堆砌,更是一种人与自然性的沟通,是自然的回归为本意,塑造人们心中的意境,探寻理想乐土。“虽尤人做,宛自天开”,观赏者以这样的审美标准判别园林的优劣,园林设计者们就要以之为准则,心中长存,手下自然流露,方取得满意园林。自古至今在追求“宛自天开”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天人相应是在园林意境营造时做到整体布局的把握。
园林的意境营造时,可以填入很多小的元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某一个微小之处都可以引起游人的心鸣,触景深情,陶醉其中。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深厚,在园林的环境营造中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素材。例如,巧妙利用“竹影”。“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在园林环境营造中,加入竹子的元素,融合到山水之间,立刻就有了意境,然而,利用“竹影”到环境营造的报道还不多,看似无意之笔,实为画龙点睛之笔。竹影如画,胜于画。
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在一个相对小的空间里,简单植入几株翠竹,如在亭台下、檐边、窗下,一处小的精致就做成,景色入眼,娇小之情油然而生。另一种及在穿廊墙壁之上凿出小窗,墙下种植翠竹,游人可以透过漏窗看到竹影和远处精致,竹影与远景交相呼应,层层叠加,画面耐人寻味。《园治》中就有:“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的论述。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有这样相似的记载:“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满室内阴阳翠润”。竹影舞动,意境自然流露。在园林环境的营造中合理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如松、梅、匾额、对联等,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在有限空间里达到意境无限延伸。
总之,园林的环境营造要有艺术性,尤其我们需要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园林环境既需要外观的优美,还需要意境的深远,让游人漫步其中,真切感受到身边园林带来心理上的冲击,触景生情。在园林设计中,取景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每一个假山的堆砌都做到合理布局,注重整体效果。同时注意材质与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是否能够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进而实现园林环境的完美营造。
“掇山”一词,出自中国明代造园理论专著《园冶》,又称为“叠山”、“堆山”,它与理水、建筑、花木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掇”字源于吴地的方言,沿用至今。我国叠山艺术创作的来源主要是自然,将自然山水概括和提炼,并再现于园林假山空间,让园林假山中的假山比大自然更典型、更富有意境,所谓“多方景胜,咫尺山林,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计成《园冶》)。
“掇山“希望达到 “虽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伴随着园林的发展而演变,距今已有2000多年。通过山石、流泉的巧妙布局来彰显“追求自然,高于自然”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园林置石掇山设计理法,是以“借景”为中心,分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问名心晓,以实符名”、“章法严谨,布局灵活”、“远看有势,近看有质”、“余韵玉成”等五部分,是对我国古代造园实践的积累和传承的归纳。
很早以前古代先民就开始人工堆山,秦汉时,假山在选材上从 “筑土为山”发展到“构石为山”,苑囿内多为自然山水。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造的“上林苑”规模宏大,气象万千。”西汉时期就已有构石为山的做法。六朝时,叠石艺术逐渐精巧,已融入了树木花草等新的元素,比过去增添了更多的自然因素。唐宋时代是假山文化发展的成熟时期,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代宋徽宗所筑的良岳以太湖石垒土叠石为大景观,掇山十分秀美,主山万岁山山体轮廓模仿杭州凤凰山,后置太湖石堆叠,形成一座大型的人造山。明清两代把假山技艺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阶段,涌现出了很多极负盛名、画家文人身份合一的“叠山家”,如计成、张涟、李渔等。文人画平淡天真、淡泊空灵的审美境界渗透到了以文人风格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的营造之中,成为《园冶》成书的重要背景。
受到传统山水画和水墨画的影响,叠石艺术注重深远意境的营造,喜欢用深色。在现存的园林中,黛黑或青黑色的灵璧石、青黑的英石、黄褐色的黄石、灰绿色的石笋等随处可见,它们还具有不同的色差和品级,给人不同的美感。石质优劣一般以硬度来判断。有的山石质地松、软、疏,表层粗糙,无光泽,但是具有一种粗犷美。内质坚硬,外皮或光洁细润,或晶莹剔透,或粗犷古朴,面无裂缝者为上等品。结构松软、陈杂、表层粗糙、灰暗、硬度低者次之。
山石选择各有不同所体现的审美趣味也大不一样,鉴赏不光依靠视觉也依靠触觉,才能全面的展现选石的意义。石质包括硬度、密度、质感、光泽等因素。《园冶・选石》中评太湖石,“其质纹理纵横”;昆山石,“其质磊块”;宜兴石,“质粗;质嫩者”;龙潭石,“质坚,性坚”;观山石,“清润而坚”;英石,“其质稍润”;锦川石,“色质清润”;六合石子,“温润莹彻”。石的质地和石的色彩一样重要,“粗”、“嫩”、“润”、“坚”等等,体现了不同的石质,这类或坚或嫩、或粗或细、或润或枯的自然质,诉诸人们的视觉特别是触觉。
纹理是指山石表面的圆、点、线、面、块状等所构成的规则与不规则、流畅与呆滞的线条、图案的花纹。对于图案石来说,纹理是否美观耐看,是选择的首要因素。对于其他的山石来说,纹理搭配恰当与否也很重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以道家思想为主要来源的玄学的兴起,中国园林逐渐确立写意山水园的艺术风格。受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文人雅士们向往山居隐逸的生活。这些促进了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和构建,园林成为文人与自然接触的契合点,园林中的置石与掇山出现了。在道家神仙思想的推动下,园林中的置石掇山活动从开始的再现、模仿自然界的真山,到后来对真山的抽象、概括,这一过程不仅是置石掇山艺术的升华,反映了人们对道家“壶中天地,介子须弥”的向往。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置石掇山依照“师法自然”的设计原则。从总体山势布局到细部理微都体现着“有真为假,作假成真”的设计原则。
秦汉宫苑运用蓬莱神话传说所提供的仙海神山景观,创作出“一池三山”的宫苑造型,成为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模式延续下来,之后隋场帝造西苑,于苑中筑蓬莱等仙岛;唐玄宗让方士造蓬壶;宋徽宗筑方丈;元明清三代有北京明清西苑三海。
儒家思想以“仁”为根本,以“礼”为核心,主张在“迸于艺”的过程中去净化心灵,对园林置石掇山艺术的影响要从“君子比德”说起。在中国人看来,山水是有生命的,并且把山水比拟为品德至高无上的君子,作为祟拜和学习的对象。而是将山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渲染山的气度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