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提高有效投资质量,提振全社会经济发展信心,推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媒体高度关注,解析2023年中央企业的投资工作重点,报道年初以来中央企业全力奋战“开门红”的实干实绩。小新为您摘编如下——
人民日报、证券时报报道,《通知》明确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即一方面突出扩大有效投资,另一方面优化投资布局方向。其中突出扩大有效投资,《通知》要求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把稳投资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合理安排投资规模,并按照“抓紧推动实施一批、系统谋划新增一批、提前研究储备一批”的项目推进接续机制,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实现既定任务目标,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更聚焦《通知》在优化投资布局方向上的要求。
新华社报道,《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明确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通知明确,要推动企业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上海证券报报道,具体到行业,《通知》提出中央企业要加大民生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积极参与交通、能源、水利ope体育、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投资,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医药保障、应急产业等领域投入。
经济参考报认为,从具体的布局领域来看,“战略引领”“强链补链”“创新发展”等成为关键词。按照《通知》部署,中央企业要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推动资源向产业链基础领域和高端环节集中。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在报道中提到,国资委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稳妥处理好“促”和“稳”的关系ope体育,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完善全过程风险防范机制,防范在扩大投资中片面追求短期效果,守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中国证券报在报道中指出,国资委正在研究形成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意愿和主动性。同时,组织企业科学编制投资计划,逐户确定投资规模,加强投资情况监测分析,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聚焦国家重大项目要推动企业优先做好涉及国家“十四五”102个重大工程实施,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400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大云计算、宽带基础网络、5G/6G、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参与物流网络、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则是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链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投资拉动是重要引擎。国资央企将继续在这方面担当进取、积极作为,更加注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突出主业,更加注重投入产出。
春日至,干劲足。近期,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结合中央企业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解读《通知》实效。
证券时报写道,年初以来,中央企业全力奋战“开门红”,推动一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落实落地,努力形成更多实物量。2月2日、5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先后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中国建筑承建的公路、地铁、铁路、桥梁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两个导管架平台相继开钻,标志着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按下“加速键”。
同时,国资委近日表示,要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400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其中包括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国家电投防城港核电项目、多家电网电力企业参与风光大基地项目等,力争能够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针对项目建设“踩油门”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指出,央企重大投资加速落地、重大项目“上马”推进,将成为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撑。